热点聚焦
主题活动
|
文明评论:传承诗词文化,坚定青年文化自信
【 来源:365bet中文网_bt365官网哪个真的_mobile365体育投注英超文明网 发布于:2022-10-28 10:41 】
不久前,中华诗词学会发布了《“十四五”时期中华诗词发展规划》(以下简称《规划》),《规划》所明确的主要目标是:积极开创诗词工作服务国家大局的新境界;创造诗词事业满足人民需求的新气象;构建诗词创作紧贴时代发展的新局面;营造风清气正的诗词创作发展新环境;形成诗词人才队伍新结构。《规划》还明确了将重点实施的“九大工程”,即诗词精品创作工程、诗词评论与研究工程、诗教质量提升工程、诗词人才队伍建设工程、诗词出版与传播工程、诗词组织建设工程、诗词工作联动工程、学会领导成员和会员学习提高工程、诗词网站联动共享工程。同时还提出了每项工程的具体措施和办法。 世人皆知,文化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。诗词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,在今天依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时代活力。它是中国人的精神家园,是文化创新创造的宝贵资源。诗词有助于唤醒和发展青少年的母语感知能力,在语文教育中的作用不可替代,它有助于筑牢文化自信,构建文化强国。近年来,中小学语文教育加大了诗词教学力度,在积极传承诗词文化,坚定年轻人文化自信上发挥了巨大作用。 对于大中小学而言,应抓住契机,在教学中充分呈现诗词之美,通过及时有效的正向反馈,让广大青少年真正爱上诗词,由此获得心灵的滋养、良知的启迪、创造力的激发,延续好中华文脉。同时,大众媒介也为传播诗词文化提供了有效助力。比如《中国诗词大会》《中华好诗词》《诗意中国》等文化节目,不仅激发了诗词文化热,使越来越多的青少年选手从节目中脱颖而出,还在同龄人中产生了一定的示范效应,热爱诗词在当代青少年中逐渐成为一种时尚,为提高文化素养、坚定文化自信营造了良好社会氛围。 而大众媒介的创新与创意,更是使文化内容与数字科技碰撞出灿烂的火花。今天的《中国诗词大会》《斯文江南》节目被追捧,就在于创新赋予传统文化精华新时代的审美,甚至让一些小众的古诗词也进入了年轻群体的视野。再如,火爆荧屏的《觉醒年代》,凭正能量传播为蓝本,借曲折剧情突出了英雄人物的价值美;虎年春晚令观众称道的《只此青绿》,以《清明上河图》创作为灵感,借传统元素体现了中国风的艺术美;冬奥会开幕式的倒计时,用“二十四节气”为主题,借非遗文化展现出独特的魅力,等等。在中国文化赢得越来越多人称赞的背后,可谓是文化自信的别样体现。 当然,这些只是一个新的起点,未来可期,这样的责任,其实就摆在你、在我、在他的面前。今天,我们要筑牢文化自信,就要突出一个“精”字,积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。不忘本来,方能源远流长,传承优秀传统文化,加强文化修炼是第一步。中国文化的传播发展离不开辉煌灿烂的五千年华夏文明,缺乏“故土”的文化是不可能走得远的,而近年来,随着外来文化的入侵导致传统文化流失,崇尚洋节导致传统佳节受冷遇等情况时有发生。要避免此类情况发生,我们要勤修内功。要从基础文化建设入手,依托优秀传统文化,加深大众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,夯实文化自信基石,赋予文化新的发展力量。 而筑牢文化自信,更要突出一个“新”字,积极创新文化传播形式。“文运同国运相牵,文脉同国脉相连。”近年来,各种文化类节目频频出现在人们眼前,如《中国诗词大会》《国家宝藏》《我在故宫修文物》……这些节目火爆的同时,也让我们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意境之美。创新文化的传播方式,以符合时代、贴近大众的形式有助于更好传播出传统文化的内涵美。任何一个时代的文化,只有同国家和民族紧紧维系、休戚与共,才能发出振聋发聩的声音。因此,筑牢文化自信,要让传统借流行燃起燎原之势,就必须让文化借创新始终赓续传递。(卞文志) |